close

 endless    

親愛的S:

今天我一個人去戲院看粵語版的長江七號。本以為看粵語版人能少點,想不到一個偌大的廳還是坐滿了。電影尚未開始,人三五成群的進來。廳裏有點颼颼的涼,味道像地下室混濁的陳腐氣味,擠進這些個人,還是沒能添點人的體氣,只是一方密閉幽幽的涼著。我瑟縮在灰色的外罩裏,看著成群的情侶朋友們相伴彼此來看電影,大家看起來是如此歡樂啊。我也是快樂的,如果你能看見,應該能望見我臉上久久貼著的微笑。在這個星期五的下午,我看著、聽著他人的笑語喧嘩,很開心能和這麼多人一起看周星馳。

《長江七號》,嗯,該怎麼說?看完電影回來,遇上好幾個人問我《長江七號》好不好看。我支支吾吾半天,沒法直接說好或不好。這是一部讓人笑得不厲害,哭得不深入的電影,即便是娛樂觀眾的部分,也沒有直接了當的暢快,而是帶點酸澀味的後甘。

我想起很多年前一個人在戲院看《齊天大聖西遊記》的事。《齊天大聖東遊記》剛出來時,我和高中好友yp就趕去捧場,兩個年輕女孩在戲院大樂,笑得上氣不接下氣,並且約好下集出來時,一定,一定要再一起去看。忘了是什麼原因,那個說好的「一定」,兩個人都失約了。中學時候朋友們都是約著看電影,所以我很少有機會一個人去戲院。那次還好是一個人看的電影,我沒想到我會在黑暗的戲院裏那樣挖心的哭著。早年時候,戲院還沒現在這麼制度化,一場電影結束後有時不清場,那次我厚著臉皮硬是留下來重覆看了三遍,出電影院時眼睛腫得看不清楚腳下的路,只覺得恍恍的,感覺一切都像過眼雲煙。想起當時,真是年輕呀,人事不諳,遑論其他。但隱隱的就感知到愛情、宗教和人生這些事,且是真實殘忍的那些不得已。

是那樣的歲月,周星馳演著一部又一部電影,我也在自己的青春版圖裏一塊一塊拼成現在的模樣。周星馳的電影是當時苦悶升學年代除了讀武俠小說之外最大的期待。看多了周星馳的電影,那樣誇張的演戲方式似乎就定格在這個人身上了,之後無論誰用這種方式來演戲,好像都不似周星馳自然。他總是愁苦著一張臉演示著落差很大的情緒,哭笑感覺都不真心,但卻自有誠懇處,對照之下產生的突兀感,跳脫我們於現實裏早已習慣了的那套應對方式,乃致於衝突--悲至則喜,至喜反悲,我們跟著哭笑不得,笑中帶淚。

很多人對《長江七號》好像很失望,批評周星馳技窮,只能重覆自己。這些批評不無道理,但我是這樣看現在的周星馳的。一個表演者一生中或許能有些代表作,但「進步」這件事通常只能是大方向的概括,無法用單一作品來比較。本來最好的作品就不一定是出自最後手筆,對周星馳而言,是否已經在重覆自己,似乎也不是大問題。有些高峰既是自己創造的,翻不翻得過去,總還是服氣;再說,周星馳電影早已成為一種「類型」,對愛他的觀眾而言,再一次溫習周氏跳躍式思維的無厘頭,更多是夾雜記憶中對周星馳這個人的認同。

2001年的《少林足球》是周星馳的一個高峰,可以導可以演,可以悲可以喜,有骨有肉,夠深刻夠大器,讓人哭笑的情緒一體成型。如此煽情到能叫好又叫座的電影,比純粹拍讓人叫好或者叫座的電影來得考驗功力。隨之在後的《功夫》免不了被拿來與《少林足球》相較。《功夫》還是好的,但是造情的感覺濃了些,到了《長江七號》造情的感覺更濃了。在《長江七號》裏周星馳隱到配角,發揮不多,主角是反串的徐嬌,負責製造笑點的是七仔。「貧賤父子」是這部戲的引子,「百事哀」就把觀眾的惻隱之心勾出來了;周鐵和小迪間的親情則有煽風點火的功用--除了愛,還有什麼能超越現實的困頓?夏天晚上小迪和周鐵汗涔涔的併睡一起,在窘迫的物質環境下,因為還有彼此不離不棄,悲慘的命運就有了堅定的力量。在我們身邊有多少這樣的人,不管造化如何弄人,世事如何坎坷,我們都還能一如既往的愛?周鐵死的那一幕讓很多人動容,坐我附近的女孩嘩嘩的哭成一片。我沒覺得特別難過,卻對那種千鈞一髮的死法心生距離感。當下煩惱著:那好心讓周鐵復職的工頭該會怎樣自責啊?還好有七仔,成了人生在世不如意的唯一解救之法。七仔和小迪間友情的直接與透明,是一種純真的互動。科幻之物七仔來到地球,只適宜和小孩子當朋友,要是和大人一起,只怕會快速的被商品化,然後消費掉(我懷疑周鐵會把七仔拿去賣錢呵)。人跟人的關係比外星狗跟小孩的關係來得複雜隱晦許多吧。不知怎的,這讓我想到周星馳和星女郎們間鬧過的風波。

總的說,《長江七號》不算好看,但是我卻很喜歡--這樣的表達,這樣的下午,嘿,這是周星馳啊。多年來在我生命歲月中那曾經發生過的、熟悉的,與周星馳電影一起成長的幸福時光,這已是無法被分析的。像我媽媽包的粽子,大江南北也吃不到的母親味道。

看完電影我坐接駁車回家。一輛小巴只有我,和一個中年男子、三個年輕女生而已。車子轉過那些我小時曾經熟悉的街道,轉角,招牌,那家好吃要命的排骨飯竟然還在......我離家已是這麼多年歲月啊。這些年來我隻身在外求學工作,很少想家,回去時也無歸鄉之感。一度以為自己是不安拘泥一處的任性,以為獨居生活對我是恰到好處的自我保護,然而有些心事和往事卻這麼一路背在肩上,像件行李隨著我四處漂泊。習慣了,也不覺得重量。直到回到這裏,我才有空間去整理回溯,也才能喚起那些成長的辛酸與甜蜜。接駁車經過的路段繁華熱鬧一如既往,這真是一個被標價得非常清楚的物質世界,與之平行發展的,還有無常的生老病死不可違逆,像周鐵那樣的貧窮生活也還在進行。如果小迪睡醒後旁邊沒有如願躺著周鐵,那失去最後一個親人的小迪該何去何從?我突然沒法承受這些可能,臉歪向車窗簌簌落淚。 

親愛的S呀,七仔能幫小迪要回不能失去的東西真好,但,那不是奇蹟。周鐵那樣不顧一切愛著小迪才是奇蹟,七仔願意犧牲自己幫助小迪才是奇蹟。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我們願意捨身去愛和願意捨身愛我們的人存在,生命該有多淒涼。生命的得失不是計較來的,「惜福」的意義在於能真正用心堅持點什麼,而不是只是說說而已。 

關於生命,關於真心,關於愛,皆如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fang 的頭像
    nifang

    半人半神走了,神就來了

    ni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