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凡爾賽拜金女 
瑪麗安東尼,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奧地利公主,在政治聯姻下嫁給了十六歲的法國皇太子路易十六,看似一帆風順的人生,享盡天下榮華富貴,風采不可一世,卻在法國大革命後被送上斷頭台。--拍這麼一段史上確有其人的歷史故事,大家最好奇的,是導演的切入角度。 

在《凡爾賽拜金女》裏,蘇菲亞.柯波拉沒有給我們任何得以觀看(或說審視)這位傳奇皇后內心世界的機會。整部片子,只是不斷重覆令人眼花撩亂的錦衣玉食和瓊堆玉砌的凡爾賽宮。如此這般,極.盡.奢.靡的凡爾賽宮生活啊,直至最後。 

沒有生硬的女性觀點,沒有任何的解史角度,只是還原了當時瑪麗的家常生活給你看。整部片子在場面視覺上的設計極為精緻,璀璨亮麗,目不暇給。對觀影者而言,物質層面(觀眾視覺)的需要被過度刺激滿足後,很容易產生一種視覺的疲乏感,繼而精神上的需求就會開始提問。到底,導演想說一個怎樣的瑪麗安東尼?怎麼瑪麗安東尼的面目看到最後,就是一堆華服飲食而已呢? 

多麼空洞啊。 

電影結束,我繼續我的家常生活。洗澡洗衣和朋友打屁,吃飯睡覺工作戀愛,想東想西做白日夢......--我這才意識到一件事,瑪麗安東尼和一般人的家常生活是多麼不一樣啊,她就在電影裏呈現的這個空洞裏渡過她的一生。傳奇在哪裡?原來就在那個「空洞」裏。 

日復一日的錦衣玉食,從新鮮有趣到熟悉習慣:起床、更衣、彌撒、用餐、玩樂、無所事事。唯一的煩惱,只是深怕自己無子嗣,無法在凡爾賽宮穩固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地位--然而即便是這種切身利害的擔心,還是因為奧地利親人屢次在封封家書中叮嚀才成型。沒有人教她如何當一個皇妃,她只是身不由主的被兩端操控,一端是奧地利娘家的利益,一端是法國宮廷的禮數。 

在宮廷裏,她總是被一堆人簇擁著,看似熱鬧風光,卻是和誰都不親。少不更事的小女孩,就在這個物質滿溢的生活裏長成瑪麗皇后。無須知道今夕是何夕,僅有的心計只在計較物質奢華的程度。她甚至不知道這叫「奢華」,因為她從來就無從比較起,她讓自己的欲望盡情的馳騁,在她可以把控的自由上,全心全意競逐衣裙和飲食的美好。 

瑪麗身邊那些對她畢恭畢敬的人,如同你我一樣,都帶著疏離、審判的眼光在觀看她那個縱情享樂,無所用心的生活。我們都事不干己的在看。這個「事不干己」,正是這整部片子的立場了。

沒有一種解讀的方式,會比當一個冷漠的旁觀者來得客觀(這個客觀是辯證來的)。當我們只是一個旁觀者,我們只能看到他人的「生活現象」,卻無從關照到他人的「生活感覺」。正因此,我們可以只站在各自的感知立場上,去感知別人的那個生活現象,然後產生自己對那個生活現象的感覺。 

她無知嗎?她當然無知。這樣的一個皇后,連「世故」的機會都沒有,更遑論關心一般老百姓的生活;她無奈嗎?她當然無奈。一個連為自己更衣的權利都沒有的皇后,更別說能有主觀意識去討厭哪個看不順眼的弄臣。同情她嗎?羨慕她嗎?我們只需要問自己,如果我們是她,這樣的人生格局,我們有多大的機會,能走到「不無知」、「不無奈」的命運。 

蘇菲亞.柯波拉用情境的還原的方式,讓觀眾進入瑪麗安東尼的生活,把歷史的理解權交到觀眾手裏。於是乎,我們雖然感覺不到瑪麗安東尼的溫度,卻能身歷其境的享受她所享受,無知她所無知,無奈她所無奈,難堪她所難堪。這種開放式的歷史感,是我很欣賞的一種。 

這是一部有骨頭,但無血肉的電影,導演確實把瑪麗安東尼這個人物拍得瘦骨嶙峋,過於平面化。但我仍然覺得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。只不過,這已是在我看完這部電影許久之後的想法了。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《凡爾賽拜金女》(Marie Antoinette),蘇菲亞柯波拉(Sofia Coppola),美國,2006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fang 的頭像
    nifang

    半人半神走了,神就來了

    ni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