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那天看電視,對鄧惠文心理醫師在《大學生了沒》裏有段說話印象深刻。

當時鄧醫師評價一個大學女生,說她應該是一個深思熟慮過自己形象的人,因為從她外在的說話和行為表現來看,幾乎無懈可擊。

當時不怎麼過腦子的,竟也就記住了鄧惠文醫師這個說法,後來老想起這件事,腦子忍不住東想西想。
鄧醫師的說法,不知道可否逆向解讀?--「一個說話和行為無懈可擊的人,是因為他曾深思熟慮過自己的外在形象。 

到底「形象」作何解?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所記有三個解釋:

1、「形狀、外貌。」
淮南子˙兵略:「天化育而無形象,地生長而無計量。」聊齋志異˙卷十二˙公孫夏:「字訛誤不成形象!此市儈耳,何足以任民舍。」亦作「形相」、「形像」。

2、「由一個人的內涵作為,所呈現出來的風格、特色。」
如:「他在小說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,頗引起讀者的共鳴。」


3、「對實體而言」。
因美之所在,不在實體,而在實體的形象,此形象即出自實體的模仿,而不為實體所限定,乃經心中的醇化而生者。

「外貌」是一個基本理解義,「風格」、「特色」和「對實體的模仿」,皆可視為對第一點的補充解釋。綰合這三個解釋,我們或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:我們所能看到的某個形體的「狀況」,就是他的「形象」。

落實在「人的形象」這件事上,照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,強調的是由內化而成的外顯狀況;回到鄧醫師的說法,則是認為「形象」是可以被精心設計出來的。我在這當中讀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理解:前者(辭典解釋)是道理的,後者(心理醫師)是人世的。

當人這麼久了,我當然知道形象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,要不社會就不會有「某某某很假」、或「某某某原來是這種人」等這些公式化的評價。

既然形象可以被設計出來,有幾個問題必須被釐清:設計形象的動機為何?方法為何?以什麼為目的?可以被設計出來的形象,好還是不好?

設計的動機是比較好理解的,之所以要設計我們的形象,大都是因為太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們。而希望別人看到一個怎樣的自己,這就是設計的目的。那設計的方法呢?這是比較複雜的問題,我目前腦袋可以想到的有兩個方法,一是「假裝」,一是「改變」。前者是以欺騙自己或別人為手段,後者是對真實自我的反省,進一步達到有意識的改造。

這種透過「假裝」或「改變」設計出來的形象,很難一語判定好壞,凡事因事制宜,各有原委,什麼都不好說。但是我感興趣的點在於,為了和真實的自我不一樣,才需要設計某一形象,那麼,那個「真實的自我」,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我真正想問的是,「真實的自我」到底是哪一部分(總不會是全部吧?!)惹人嫌棄了?

還有一個問題是,為什麼當時我無意識的就記這住了鄧醫師這個「設計形象」的說法?--會不會是因為,我也非常在乎形象 / 在乎別人看法,不管是在潛意識或有意識裏,只是因為一直沒做得很成功,以致於被這種無意中聽來的八卦話題catch這麼久,還寫了這篇文章。

對了,又想到一個問題:什麼叫好形象?有沒有一個標準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fang 的頭像
    nifang

    半人半神走了,神就來了

    ni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